生物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出征仪式
作者:刘金岭 时间:2025-07-15 点击数:
为深化实践育人和“大思政课”工作成效,引导鼓励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,7月15日下午,生物工程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行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出征仪式,仪式由生物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刘金岭主持。
仪式上,生物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秦洪庆简要介绍了学院“三生五育”实践育人品牌以及取得的成效,详细介绍了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总体情况。青岛市两山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勇介绍了研究院的总体情况,他指出,研究院秉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。他详细讲解了“大学生在行动”实践活动要点,并代表研究院与社会实践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,他表示,作为生态环保领域的专业机构,研究院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,深化双方共建,强化科普赋能,推动成果转化。随后,刘勇为实践队代表授旗。

实践队学生代表田笑溢同学表示通过暑期实践,用脚步丈量大地,用心倾听民声。在田间地头、工厂社区、农户家中,去观察、去记录、去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最真实、最生动的实践样本。同时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火热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。无论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、推广农业技术、开展科普教育、参与社区治理、还是进行文化调研,我们都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用专业智慧服务地方所需,让知识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。刘钟毓同学带领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宣誓,表达将全力以赴、团结协作,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各项任务的信心和决心。
最后,秦洪庆作动员讲话,他深刻阐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,并对本次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期望。一是要聚焦专业特色,锚定实践主题,在真实场景中发现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,真正做到“知行合一”;二是严守安全底线,强化责任意识,要时刻绷紧安全之弦,注意人身安全;三是深入基层调研,锤炼实干本领,通过实地观察、访谈交流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真实了解社会需求,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;四是注重成果转化,传播青春正能量,希望各团队及时总结实践经验、记录实践故事,形成调研报告,展现生工学子的担当与风采。

据悉,今年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自启动以来,得到了学院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。经过精心策划、自主申报、严格评审,最终共有1支队伍入选团中央专项,3支队伍入选校级重点团队,256名学生参加“返家乡”个人实践。这些团队将奔赴祖国各地,围绕乡村振兴、科技支农、教育关爱、理论宣讲、文化传承、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,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