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工程学院学子获聘“幸福黄岛”青年合伙人

作者:刘金岭、赵慧贞 时间:2025-09-01 点击数:

乡村与社区青少年暑期“看护难”与“成长陪伴缺”问题,是当前民生关切的重点,也是基层治理亟待破解的课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,胸怀‘国之大者’,担当使命任务,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、建功立业”。生物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引导青年学子聚焦社会需求、融入基层实践,以专业服务社会,以实干诠释担当。

近日,生物工程学院合生241班赵慧贞同学收到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发出的聘书与感谢信,在“幸福黄岛・Young 光公益学堂”志愿服务中,赵慧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文化素养,以“专业+文化”双轨服务模式,为辖区青少年带来富有温度与深度的暑期陪伴。

她带领孩子们执笔绘梦,从基础的握笔姿势教起,在一横一竖间体悟汉字背后的文化底蕴;通过讲述漆扇的历史与工艺,与孩子们共同动手制作出独具意义的漆扇作品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她依托合成生物学专业知识,精心设计趣味科学小课堂,将复杂的生物奥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实验,让科学在孩子们手中“活”了起来,真正实现了专业知识向科普资源的有效转化。

黄岛街道在感谢信中充分肯定了赵慧贞同学的突出表现,指出她以热情与智慧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,为基层青少年成长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。街道同时表示,此次合作为校地协同育人积累了宝贵经验,期待未来能与生物工程学院进一步深化联动,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走进基层、服务社区,共同为区域发展汇聚青春智慧与力量。

长期以来,生物工程学院始终坚持“育人为本,实践为要”的教育理念,将社会实践作为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拓展“实践+服务”平台,推动更多学子以专业赋能基层,以文化润泽社区,在服务社会、助力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成长成才,为乡村振兴与社区发展持续注入“生工力量”。

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    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

邮编:266042

手机版